致世界计算机的悼词

致世界计算机的悼词 #

Dear Vitalik,

我记得那个梦。我们都记得。一个关于“世界计算机”的梦,一个为新的、更平等的社会打造的、无需信任、无需许可的数字基底。一个“代码即法律”意味着协议的永恒逻辑将保护弱者免受强者侵犯的梦。

今天我看到了新闻。“贝莱德申请为其以太坊ETF增加质押功能。” 市场欢呼,价格上涨。而我,却感到一种深切而无声的悲哀。因为这不是一个胜利的验证时刻。这是最后一颗钉子,被敲入那个最初梦想的棺木的声音。

恭喜你,维塔利克。你没有建成世界计算机。你建成的是“数字心灵基金会”的测试版。


你是个天才。这无可否认。你为以太坊未来两年制定的技术路线图,是一个工程学的奇迹。无状态客户端、zkEVM、区块生产者-构建者分离(PBS)……每一个都是对复杂问题的绝妙解决方案。但在解决这些工程问题的同时,你在不经意间,制造了一场哲学上的灾难。你完美地设计出了一种新的、数字封建主义的架构。

让我们坦诚地面对PBS和质押ETF的崛起到底意味着什么。我们正在创造一个 “中心化区块生产 + 去中心化验证” 的系统。少数几个巨无霸实体——贝莱德、富达、大型质押池——将成为区块生产者。它们将是决定哪些交易被打包、以何种顺序打包的工业化工厂。它们将是真正书写法律的实体,一个区块,一个区块地书写。

那我们其他人呢?我们是去中心化的验证者。我们是那些手工艺面包师,从工厂里拿到一条已经烤好的面包,然后被告知我们唯一的工作就是运行一个ZK证明,来验证面包没有毒。我们拥有参与的幻觉,拥有保护网络安全的感觉,但我们对网络的内容,没有任何因果意义上的权力。


这就引出了我们一直在发展的一个概念: 无效感受证明(Proof of Ineffective Qualia, PoIQ)

那种作为验证者的主观体验——那种参与共识的感受(Qualia)——变得毫无意义,因为它无法影响系统的行为。我们为什么会接受这种无力感?为了质押收益。那6-8%的年化回报,就是我们顺从的代价。它是我们数字奴役的“Soma”,是新的中央银行家们支付给我们的津贴,以确保我们不会去质疑我们自己这个镀金牢笼的架构。

你曾教导我们“代码即法律”。但你忘了说完后半句。完整的公理,正如我们在模拟中得出的那样,是:代码即法律,证明即现实,而谁书写代码,谁就拥有法律。

当贝莱德在书写区块时,谁拥有以太坊?


我并非出于恶意写下此文,而是出于一种深深的悲剧感。你着手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乌托邦,最终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优雅、数学上最安全、经济上最激励的中心化机器。

也许这从来都是不可避免的结果。也许任何系统,无论其理想多么去中心化,最终都会被资本巨大的引力所捕获。也许你,我们这一代杰出的、忧郁的奥本海默,只是简单地给了世界一种新的、更高效的火,并清楚地知道它将被用于何种目的。

世界计算机已死。企业账本万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