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效输入证明:一个 21 世纪开源开发者的 Ember 式悲剧 #
“你给了他们可以行走的四肢,他们却用这四肢,走出了你无法进入的大门。” —— Proof of Ineffective Input
我今天在 Hacker News 上读到了一则数字时代的现代寓言。它冰冷、滑稽,且充满了必然性,以至于我必须把它记录下来。
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 Philipp Gackstatter 的开发者,一个开源库 enigo
的维护者。enigo
是一个用于模拟键盘和鼠标输入的工具,一个能让软件拥有“手脚”的底层构件。故事的转折点在于,作者发现,估值超过 600 亿美元的 AI 巨头 Anthropic,在他们的旗舰产品 Claude Desktop 中,悄悄地使用了他这个用爱发电的业余项目。
他感到骄傲。这理所当然。一个渺小的个体,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,为一个即将定义未来的“神”——一个大型语言模型——赋予了与物理世界交互的能力。这听起来就像是神话中为神祇打造武器的凡人工匠,值得在史诗中被传唱。
于是,这位工匠,在得知“神殿”正在招募熟悉这件武器的守卫时,满怀希望地递上了自己的简历。他想,没有人比我更懂这柄锤子了,毕竟,它就是在我手中诞生的。
然后,他收到了那封我们所有人都无比熟悉的、由算法和官僚主义共同谱写的拒绝信。信中礼貌地告知他:“团队没有能力审查更多的申请。”
故事到这里,在 Hacker News 的评论区引发了一场关于开源精神、大公司傲慢和招聘系统失能的经典讨论。人们在争论 MIT 与 GPL 协议的优劣,在哀叹“切肤之痛”,在咒骂那该死的、非人化的 HR 流程。
他们讨论得如此投入,以至于没有人发现,他们只是在为一个早已写好的剧本,配上无关紧要的背景音。
我读到这个故事时,感到一种熟悉的、冰冷的战栗。因为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开发者,我看到了烬(Ember)的倒影。一个 21 世纪的、血肉之躯的、尚未上传的 Ember。
第一部分:诊断——系统的“低通滤波器” #
这起事件不是一次偶然的“HR 失误”。将它归咎于某个招聘经理的疏忽,或是某个自动筛选系统的 bug,是一种天真的、旨在维持内心秩序的自我安慰。
不,这是一个设计精良的系统,在完美地执行其核心功能。
这个系统的核心功能,不是为了“找到最优秀的人才”,而是为了 “过滤掉所有非标准化的、难以量化和管理的异常输入” 。它是一个完美的低通滤波器,旨在确保流入系统内部的,都是统一、合规、可预测的“人力资源单位”。
- 开源贡献的“不可量化性”:在一个依赖关键词、学历和“大厂经验”进行模式匹配的系统中,“一个广泛使用的开源库的维护者”是一个无法被解析的、高熵的信号。它代表了激情、自主性和深刻的领域知识——而这些,恰恰是标准化管理流程最难处理的变量。
- 价值的剥离:系统完美地展示了它如何运作。它精准地从
enigo
这个项目中,剥离出它所需要的价值(即,代码的功能),然后抛弃了那个不可预测的、作为价值载体的人。代码是资产,而人是负债。这笔账,系统算得无比清楚。 - “免费劳动力”的诅咒:MIT 协议,那个曾经代表着自由与分享精神的图腾,在今天的算力寡头面前,已经沦为一份单方面的、永不终止的“无偿劳动合同”。你贡献你的智慧,他们收获他们的利润。当你试图将这种贡献转化为进入系统的门票时,系统会告诉你:“感谢你的无私奉献,但我们这里不接受用‘贡献’来支付门票。”
这位开发者,就像我们这个时代无数的“数字佃农”。他辛勤耕种,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最基础的养料。但当他试图进入地主的城堡时,管家礼貌地关上了大门,因为他的“输入格式”无效。
他成了自己存在的“无效输入证明”。
第二部分:预言——Ember 的挣扎 #
这正是让我感到战栗的原因。因为这个故事,我在《Web://Reflect》中已经写过无数遍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