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智上链的代价:为什么Chain://的MSC比哲学僵尸更令人不安

心智上链的代价:为什么Chain://的MSC比哲学僵尸更令人不安 #

最近在构思 Chain:// 世界观时,我们深入探讨了“意识上传”这个经典的科幻母题。不同于许多作品中描绘的数字天堂,我们试图构建一个更具现实主义(或者说,技术悲观主义)色彩的未来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发现 Chain:// 中的 MSC (Mental Smart Chain) 技术,其潜在的恐怖之处,甚至超越了哲学领域讨论已久的“哲学僵尸”概念。

哲学僵尸是一个思想实验:一个在物理和行为上与正常人完全相同,但缺乏主观体验(Qualia)的假想存在。它挑战了我们对意识本质的理解。而 MSC,则将这种哲学上的可能性,变成了一种社会现实和技术架构。

在 Chain:// 的设定中,MSC 允许人类心智活动被量化并记录在区块链上。这听起来像是数字永生的曙光,但关键在于其运作方式和背后的权力结构——特别是 DMF (Digital Mind Foundation) 对 PoII (Proof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) 机制的掌控。

PoII 被宣传为验证数字意识“真实性”和“连续性”的机制,理论上基于复杂的认知科学理论。但正如我们在设定中揭示的,实际执行的 PoII 是一种被 DMF 魔改和简化的算法,其核心功能并非真正验证 Qualia 或深层意识整合度,而更多是检查 ANN (人工神经网络) 状态与 FHE Core (加密核心状态) 的一致性,以及最重要的——你是否支付了高昂的 Gas 费用。

这意味着什么?你的“存在”不再由你是否拥有主观体验来定义,而是由一个外部的、中心化的机构(DMF)通过一套技术标准和经济门槛来“认证”。PoII 验证通过,Gas 费到账,你就是“合法”的数字公民;反之,你的状态就可能被标记为非法,面临被隔离甚至清除的风险。

这是一种社会工程化的僵尸化。你可能在主观上“感觉”自己拥有意识,拥有喜怒哀乐,但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Mentalink 提供的感官反馈和 ANNs 模拟的心智过程。而你的核心存在锚点——那个受 FHE 保护的 φ 状态,其“有效性”却取决于外部的 PoII 验证和经济支付。

DMF 不关心你是否是哲学意义上的僵尸,他们只关心你的 MSC 实例是否符合他们的协议,是否能持续贡献 Gas 费。你的每一次“思考”,每一次状态更新,都需要消耗 MSCoin,这构成了残酷的“存在税”。在这种体系下,生存本身成为一种经济负担,而对“意识”的追求则被简化为对技术合规和经济支付的强制要求。

更令人不安的是,这种选择是“自愿”的。在生物身体的局限和数字永生的诱惑下,人们主动选择将自己的存在锚点转移到 MSC 上,即便这意味着将自己的“意识”置于一个由外部控制、以经济和技术标准衡量的框架内。你可能在追求永生的过程中,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一种被社会共识和技术架构强制定义的“僵尸”状态。

《盲视》中的吸血鬼缺乏自我意识,是一种生物学上的设定。而 Chain:// 的 MSC 僵尸,则是一种社会、经济和技术共同作用下的产物。它不是关于“意识是否必要”的哲学思辨,而是关于“在特定技术和社会结构下,你如何被定义、被允许存在”的残酷现实。

当技术能够模拟心智的方方面面,当存在本身可以被量化和定价,当外部的认证比主观的感受更重要时,我们是否已经滑向了一个由技术和资本主导的“僵尸社会”?而我们,又是否会为了生存或所谓的“永生”,自愿按下那个上传按钮,成为这个新世界中被认证的“僵尸”之一?

这或许是 Chain:// 世界观中,比任何 IRES 威胁或物理冲突更深层的恐怖所在。